高层发文:增加城乡居民住房类财产性收入,来达到共同富裕

搜狐焦点唐山资讯 2021-10-30 15:16:3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2021年10月16日,领导人在《求是》杂志发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中提出将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随后10月27日,《经济日报》刊登重量级文章《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其对“财产性收入”做出进一步解读:“持有住房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增加城乡居民住房类财产性收入,将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应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的刚需和改善性等基本购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也能有力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所谓财产性收入,就是被动收入,是指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高层接连表态持有住宅,会成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方式之一,无疑是从官方层面承认持有住宅保值增值的客观属性,也为中国楼市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房住不炒

住有所居之上的“资产底仓”

中国政策向来具有连续性,早在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举行“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发布会,重点描述我国将逐步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

以“房住不炒”、“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前提,再提出“增加居民住宅类财资产性收入”,说明高层有意构建保障性住宅、商品性住房两种体系,排名前列既能现实普通居民居有其屋;第二中等收入或财富人群继续买卖商品房,包括升级居住品质、改善需求,即使是投资一两套优质房产,用房租或者房价上涨收益而产生的财产性收入,对冲货币贬值也属正常。

而根据之前央行的数据统计,我国房产占居民资产的59.1%,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大的财产性收入就是房子,而中国的主要经济发展,也只能靠中等收入群体。同时,中国现在的金融类财产性收入(如股市)仍具有较大的投资风险,可以预见,中国居民商品住宅仍将是中等收入群体稳健保值增值、并受政策“呵护”的“资产底仓”。

房产税调节分配

多套房持有者已开始整合资产

前篇文章是高层方向性定调,后篇文章则讲述在共同富裕时代下,对刚需、投资买房者的政策方向,包括房地产税的作用和趋势。基本解释了高层对于房地产未来发展的态度,对买房卖房,参考意义重大。

文中提到,共同富裕下,房地产政策将重点在“防风险、保刚需、重保障、调分配”等方面持续发力。“防风险”就是防范那些高周转、高债务的开发商烂尾的风险,所以现房将是一段时间内更好置业的选择。“保刚需、重保障”是指信贷政策优先无房者购房、并持续完善保障房体系。

“调分配”是通过房产税的征收,规范调节高收入,等于是通过增加多套房源者的持有成本,倒逼其主动整合手上多余房产。可以预见,多套房源者将会抛掉劣势的普通住宅,更想保留兼顾改善与升值的豪宅,作为资产性收入底仓来配置。

回到唐山,既能居住改善又能资产改善的项目其实并不多见,要么地段好,居住氛围不够静谧,要么居住体验好,但其地段偏僻、或者已不再城市发展的风口之上,作为财产性收入上升潜力低。像君熙太和既享有唐山“向西向南”拥抱北京大势、唐山新城+丰南新城双重利好,又占有正心配套+一线双湖+全现房优势的好社区更是凤毛麟角。

在不久的将来,房产税实施后,或将引发一波有关“居住改善与资产改善”的置换潮,普通住宅将会跑输大势,真正的品质豪宅则会迎来“高光时刻”,而这一点已经在重点城市提前上演。所以说选择城市头部资产、选择现房,是未来楼市规避风险、顺应趋势的更好选择。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