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茶人学者论述文化修养与社会进步

搜狐焦点唐山 2018-03-16 16:18:3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8年2月27日,在唐山市大城山公园的山居雅室,我们采访了同时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和茶叶市场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唐山市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的石若刚先生,他从事新闻出版、传媒会展、茶业及协会组织等多项职业,畅谈如何从自身修养和学习实践中,认识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力。

采访对象:石若刚(1969年8月1日出生于唐山市路北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汉族,唐山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石号仓河北茶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河北大众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2月27日,在唐山市大城山公园的山居雅室,我们采访了同时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和茶叶市场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唐山市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的石若刚先生,他从事新闻出版、传媒会展、茶业及协会组织等多项职业,畅谈如何从自身修养和学习实践中,认识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力,采访中他认为,全面提高市民和青少年素质的关键是学习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文化源于传承发展,青少年的文化培养,对应于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文化意识体系。对于茶人而言则是另一层含义,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这方面感触最深的是面对未来,一是要有胸怀和视野,二是要在社会文化的传播中,结合茶文化的历史基础传播正能量和健康饮茶的方法,引导群众提高茶文化素养。

说到茶,他特别和记者提到了普洱茶,他曾在专门文章中论述了普洱山头茶,这是大家喜欢也认可的,那卡是拉祜族译音,也写作娜卡、腊卡、纳卡,普洱茶产区的山头名称,那卡古树茶即是讲的此山头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百年以上茶树所产的普洱茶。“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业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那卡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茶区内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所产的云南普洱茶。其特点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厚,味道独具特色。

1992年5月的一次偶然的出差,让石若刚爱上了茶,开始走入到云南,安徽,福建,四川等省进行茶区调研工作,还深入到印度,斯里兰卡研究生态茶树种植,后来为宣传普洱茶,开办了杂志《观茶普洱》,出版《茶水煮语》图书,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做为高级评茶师和高级茶艺师的石若刚先生认为,评茶师的工作即是一门技能也是文化传承的方式,中国茶艺名扬海内外,已经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更是精华,对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访谈中,记者特别问到做为省级百年石号仓传承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他说,在新闻报道和茶产业文化发展方向,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同样重要,采取什么方法,即喜闻乐见,又能发扬历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作用的有利途径,也是目前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怎么理解 “文化”一词,据考“说文解字”,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形成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包含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化”——简单讲就是改变。把“美好和谐”的理念“化形”于一切人类活动,就是“文化”的要求。”文”是一种理念,“化”是一种行动,“化”即改变之意本身就预示着发展,变化,演变,进步,其核心是人,是人类超越自然属性的独有的思想精神层面的专有特质。顺乎自然规律的科技之和谐(社会赖以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和谐且遵依法度的人类社会规律即“人文”(人类社会和谐共生携手前进的思想精神的共识),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以文教化”的思想。

有时,我们常常讲的乃“人文”范畴,当然与人自身的素养修行,学识阅历,不同种族,不同国度,不同制度,以至于不同的历史演绎的人们内心对于社会或深刻或肤浅的不同感悟是紧密相连的。人们穷其智识欲明确阐释有关"文化"的内涵而终不得优质准确的表达,正好反映出“文化”概念的独立性(民族性国家性),广泛性和扩展性,文化离不开传承。

采访中,我们查阅了石若刚会长的出版作品《茶水煮语》图书,专业学习为其社会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早在1990年6月,他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6年6月河北大学在职新闻专业本科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从文化立体格局建立了学业框架,也打下了如今文化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论结合实践,1990年7月毕业后,在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从事行政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文字写作经验,学无止境让他理解的文化认识与众不同,能从细处着眼分析文化动态,从中发现社会文化的现实问题。

文化素质的培养,从一点一滴开始,不少人缺乏艺术常识和科学常识,在谈到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培养方面,访谈中认为,只要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素养就会知道,“七天成为诗人”“一周写出好字”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因素,书法不是简单地写字,作诗也不是随便堆砌词语。推敲琢磨、陶冶性情、变化气质、文以化人,这些文学艺术所承载的重要作用,需要长期涵泳才能获得。

谈到社会责任时我们了解到,石若刚先生在1990年8月一1991年5月第二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筹委会负责集资部工作时,正是奖券盛行的年代,奖券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娱乐工具,三五好友,小聚小趣,在上世纪90年代,农村基本没什么娱乐,1992年6月一1993年5月,在乐亭县代张庄管理区挂职副主任有机会接触很多农民,在乡镇的小卖点刮奖券是农闲时大家都喜欢的,1993年6月一1994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工作,编写《唐山市志》审判部分时,开始关注新闻报道工作。

传媒行业只要是盈利的,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市场规则的掣肘,“优胜劣汰”不仅适用于众多的新闻机构,也适用于新闻受众,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被边缘化的受众。记者关注的永远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声音,并把它们等同于“公众舆论”。 另外,“粥多僧少”也是新闻业的尴尬境地,每天没有那么多的事件发生来给为数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报道。于是我们看到的所谓“新闻”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编辑部制造的“伪新闻”(访谈、炒作、名人逸事),造成的结果是新闻行业的“小报化”和受众的“弱智化”。

工作是文化的另一种具体形式,1995年6月一1996年12月,石若刚先生借调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工作,负责亚冬会专题和乒乓球节目直播工作,到了1997年1月一1999年2月,他调入到河北有线电视台文体部工作,负责体育专题节目,1999年3月一2013年5月,调回唐山广播电视台工作,主任记者(期间2004年5月一2013年5月,与环渤海市长联席会办公室共同创办《环渤海城市报道》电视节目,任节目总监,这段新闻工作历程,让他对文化传播和文化使者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关于文化现象和社会进步,应该尽力发现新闻媒体如何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应该观察新闻媒体是如何曲解、改变,有时候甚至是挑战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的。

在人文素养缺乏的背后,是科学素养的缺失。这些速成班往往有着拙劣的“科学理论”支撑。“右脑开发”是骗子们最喜欢的一个理论,在网上“开发右脑”,可以查到17万多条相关结果,其中排名最靠前的几条均是所谓“右脑开发”培训班的招生信息。这些交了“智商税”的家长既可怜,又可气。这些开办速成班的所谓“老师”既不真懂艺术,也不真懂科学,但他们深谙人心,是“心理学大师”,所以,社会进步,不仅需要培养青少年,关注社会大环境也是重点。

文化和社会进步缓慢前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些人吃准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在成人的世界里,各种所谓文化速成班也比比皆是。什么考研、考公务员,甚至考高级技工、评茶师、工程师等等,都有速成班。放眼文艺界和学术界,“注水”问题也是严重。大师遍地,名家横飞,书法家、文学家,只要会写字的人都敢这么吆喝。当急功近利成为一种社会心态,家长们希望通过“速成”的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文化艺术素养,也就不足为怪了,采访中,我们还就石若刚出版的《唐山湾国际岛的传说》,《字型棋局大全》,《车道》等多部著作进行了专门采访,特别是针对书中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不同方面论述新观点。

我们谈到了工作对人的影响,他1994年5月调入唐山电视台后,曾主管文体专题节目,了解冀东的社会民俗,在中央电视台,河北有线电视台工作时,任主任记者高级职称,对新闻一线工作十分内行,在谈到参加了1997年上海和2001年广东全国运动会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型团体操的采排工作,每次正式上演前都要重复练习上百次的前期练习,而采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布景制作,鸟巢的文化内涵搭建都是文化传承的精髓,特别谈到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釆访工作,亲历吉祥物盼盼的选名过程,而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向世人排名前列次展示了中国滑雪基地亚布力,这些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表彰,评为优秀新闻记者和文化学者。采访工作中,在媒体创新上加入文化因素,重视传播文化内涵,推荐在工作和生活中,多读些书受益,喝茶有利于平静交往以茶会友,增加乐趣。    除了茶文化研究, 在工作中,他说在多次参加全国运动会,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报道工作,有机会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在与刘国梁和孔令辉的采访工作中,更多的谈到了素质对人的影响,认真做事,工作和生活协调一致才能有成果,也是他做为知名的新闻记者和文化学者必备的素质。

石若刚先生的新闻创做成果,文化传承与创新,茶产业系统深入研究成绩是全国茶界一致赞扬和肯定的,对于记者工作的影响,使他在传播中有了更多对文化的新见解,能通过多元化的传播认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也是当下文化传播者必须认识到的重要方面。

访谈结束时,我们共同约定在春暖花开时,再来山居,采写一篇有关“吃茶去”的文章,文化是永恒的主题。

(来源:搜狐焦点唐山 责任编辑:肖文)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