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量猛增,深圳新房国庆期间成交量为十年较高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来源:界面新闻
深圳新房市场的火热程度,在当下市场情形下是独一份。
今年年初的沙井网红盘万丰海岸城,项目二期入市后再度“日光”,价格和区位依然是其热卖的理由。
10月8日,万丰海岸城开启线上选房,当天中午宣布1025套房源全部售罄。跟一期供应的721套房源相比,海岸城二期加大供应量且备案价未上涨。
项目资料显示,万丰海岸城此次备案住宅单价区间在5.2-6.4万/平方米,均价约5.75万/平方米。本次入围较低积分为59.1分,冻资人数为2760批,中签率为37%。
万丰海岸城距离地铁站400多米,名校加持,周边有大体量商业综合体,是目前为止沙井片区超大型旧改项目。此外,深圳西部政策规划利好颇多,新房市场西部向来比东部火热。
即便有二手房参考价,万丰海岸城仍然具有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优势。
万丰海岸城备案均价5.75万元/平方米,贝壳找房数据显示,项目周边最近的楼盘博林君瑞政府给的参考价为6万元/平方米。界面新闻记者咨询中介了解到,博林君瑞目前的实际成交价约为7.4万元/平方米。
无论是周边楼盘的实际成交价格还是政府指导价,在购房者心中买万丰海岸城仍然是“买到即赚到”。
有购房者告诉界面新闻:“‘打新’海岸城就是用冷盘的钱买热盘,光明新盘价格跟海岸城差不多,但地段和升值空间都不如海岸城。”
深圳楼市跟其土地市场一样,在全国范围内走出了独立行情,市场回暖明显。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庆期间(10月1日至10月7日),深圳市全市新房成交1081套,较去年同比上涨163% 。其中,深圳一手房在国庆前三天成交量最多,分别为202套、228套、183套,共占假期七天总成交量的56.7%。
纵向对比2011年至2021年期间的深圳国庆假期一手住宅网签量,此次网签的1081套为十年较高,相比于2016年较高值的508套,今年仍翻倍有余。
横向对比全国,深圳新房市场也十分不错。
10月1日-7日,中指研究院重点监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33%,购房者置业意愿不足。一线城市成交规模同比基本持平,二线、三四线代表城市降幅均超四成。
一线城市中,深圳国庆期间新房累计成交10.9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75%,原因是新房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成交去化率却不及以往。北京在“十一”长假期间,新房累计成交15.74万平方米,涨幅较高,原因是多个项目在国庆假期前后集中开盘,其中不乏首批集中供地项目。而上海新房累计成交7.8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2%,市场表现非常平淡。
深圳中原总经理郑叔伦告诉界面新闻:“其实深圳房地产市场多年都没有金九银十,传统节假日不是推盘旺季。今年受市场调控政策、土拍限价下调、预期下滑以及开发商业绩、资金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开发商九月开始加大推盘力度,预计十月市场将保持较高的供应水平,高价的豪宅项目可能成为本月的热点,今年金九银十算是值得期待。”
深圳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29日,新房市场共网签4371套商品房,环比下降38.8%;住宅网签3248套,环比下降44.8%;豪宅网签284套,环比下降87.4%;商务公寓网签919套,环比下降2.7%。
其中,住宅成交占比74.3%,出现明显回落,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商务公寓成交占比则止跌回升,占比21.0%;商办及其他占比降至4.7%,连续两月创新低。
郑叔伦表示:“从住建局数据看,9月新房成交环比下跌。一方面是新房网签数据的滞后性,非实时成交;另一方面是,8月住建局将以往积累的未网签楼盘特别是高价的豪宅盘实行集中网签,导致八月网签量大幅增长,与实际成交差距巨大。实际来看,八月楼盘入市项目及热度都远远不及九月,九月实际成交应该是大幅上升的。”
不过由于供应量加大,以及二手房市场的低迷不振,购房者在“打新”过程中比以往更有选择空间,新盘“冷热不均”的趋势十分明显。
深圳在9月份共有27个新盘获批预售,其中21个新盘入市,总供应量达12080套,市场供应量达到今年较高峰。但市场分化十分明显,22个住宅项目中只有8住宅项目开盘售罄。
购房者李丹告诉界面新闻:“9月去光明看了几个新盘,只看上了星河天地公馆,规划好加上离地铁近。周边有的新盘离地铁口要十分钟,这种项目以前可能会考虑,但现在基本不会考虑。没必要五百万买个地段一般、升值空间不大的房子。”
郑叔伦表示:“8个日光盘说明深圳置业者购买力依然强劲。事实证明,在深圳只要楼盘品质较好,定价合理,性价比较高的,依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及消化。”
前不久,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方发布,截至2021年10月7日,深圳市2021年四季度计划入市的商品住宅及商务公寓项目55个,预计供应30726套,其中住宅24631套;商务公寓6095套。
可以看出,深圳新房供应量仍然处于高位,购房者比以往更有选择。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